跳到主要內容區

【新聞稿】三校校務研究交流會登場,聚焦招生選才剖析

最後更新日期 : 2025-05-26

為促進校務營運與招生選才策略持續改善與精進,明志科技大學、長庚大學和長庚科技大學於5月12日共同舉辦了一場跨校分享活動。
三校校務研究中心的代表們在活動中分享了各自的研究議題與成果,並進行了深入的交流討論。

長庚大學報告內容

報告議題:【獲高教深耕獎助之經文不利生就學表現及畢流分析】

  • 根據107-113年獲高教深耕計畫附錄1獎助之經文不利生,分為「學生身分類別」&「獎助類別」。
  • 報告經文不利生人數在學制和身分類別的比例,以及入學管道方式。
  • 研究大學部的經文不利生中,退學率及延畢率狀況。
  • 大學部的經文不利生中,在各系班排名前25%比例情形,以及身份別的高低比例狀況。
  • 調查經文不利生畢業流向分析,包括就業情況/花多久時間找到工作:
  • 分析學士和碩士的就業率差異變化,未就業大多為繼續升學或服役,尋找工作中學士和碩士都是個位數人。而且找到第一份工作時間以一個月內最多。
  • 調查與分析各學院經文不利生之畢業後一年平均薪資狀況。

長庚科技大學報告內容

報告議題:【107-113學年度歷學年期就學穩定度追蹤分析】

  • 114年招生總辦指定IR分析議題。
  • 不同入學年學生就學穩定度追蹤表(8個學期)。
  • 就學穩定度在教育部定義和招生總辦的定義不同,而招生總辦要的是8個學期的,所以報告中穩定度以「保留率」代之;
    因實際取得資料時碰到困境,在報告中的建立計算定義與招生總辦規範的定義說明有不同。
  • 具正式學籍的日間部學士班計算。
  • 分析樣本以校區(林口、嘉義) & 學制(二技&四技)區分,其中林口校區人數占最多,而學制類是四技人數占最多。
  • 日間學制之歷學年期保留率(%)是每入學年的初始經歷八學期而逐年遞減。(不包含轉學生)
  • 發現不同學制的保留率(%)有差異:日二技保留率差異不大,而四技的保留率則是差異變化最大。
  • 分析主次要生源學校的保留率(此報告中以大群區分,而非單一學校算),以整體日間部學士班、日二技、四技的保留率狀況比較。
  • 發現「地理位置」會影響學生的休退學狀況:(以四技的報告),是以「北中南東」區域學生、「地區」來源學生、「前三縣市」生源學校這三個面向去剖析,
    將全校四技、林口校區、嘉義校區分別的情形探究。

明志科技大學報告內容

報告議題:【110~113 學年日四技榮譽學程學習成效分析】

  • 報告110-113學年榮譽學程人數,以及全校113學年的總人數狀況。
  • 指出電子、半導體、工智學程在113學年的人數歷年最多。
  • 分析榮譽學程人數-休學、退學狀況,並指出113學年全校休學人數歷年最低,尤其工設系累計休學人數最少。
  • 113學年全校尚未有退學生,電子、環安衛、環實務菁英、行設學程從110~113學年累計退學人數皆僅1人。
  • 分析榮譽學程學生學習成效–平均班排前50%之人數比例特徵,以及不同入學管道的榮譽/非榮譽學程學生的學習成效。
  • 調查續領榮譽學程獎學金情況,以是否通過麗澤書院國際交流活動修課要求為依據。
  • 發現續領獎學金的學生中且有參加英文相關科目的成績表現,是有進步的,進步的人數比退步的人數多。

此次交流會不僅促進了校際之間的學習與討論,也為各校提供了關鍵性的提點和豐富的資訊,助力未來校務營運的改進與升級。
三校校務研究中心的代表們共同決議將交流會舉辦頻率修正為期一學年度一次,並一致認為,有更多時間收集資料與分析,能夠
在跨校分享活動中,提升對於校務研究的深度與廣度,以及推動校務營運、招生選才的持續精進,均具有重要意義。

 

 

 

 

 

 

 

 

 

分類: 校外活動
瀏覽數:
 
Loading...